当前位置:首页  > 车务信息 > 最新快讯 > 

迎拐点、夺赛点,智能汽车新生态论坛江城举办

2024-09-14 来源: 车务网 作者:似水

9月14日,第二十四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开幕,作为车展重要的同期官方活动,2024智能汽车新生态(武汉)论坛也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从软实力上赋能车展。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指导,汽车观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市分会、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武汉世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中,每一次产业的变革都似乎在无声处听惊雷。对行业而言,当前正在经历从上半场向下半场过渡的拐点,对企业而言,更是到了决定生死的关键赛点。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如何在智能化的大潮中把握方向,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成为夺得赛点、赢得未来的关键。

本届论坛以“拐点与赛点”为主题,众位政府及行业领导、企业代表、业界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汽车发展的新趋势和智能新生态的新机遇,共迎行业“拐点与赛点”。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乐军为论坛致辞。

柴占祥分享了关于智能化下半场的几点思考:首先,原创、底层技术是智能化竞争的压舱石;其次,智能化的下半场鼓励开放融合与联合创新;第三,应避免智能化的偏科,追求智能体验的油电同权;最后,智能化的发展应坚守初心,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导向。“未来五到十年将是智能化的主场,希望先发优势变成市场领先、技术领先的全面优势,让智能化和电动化成为中国汽车强国的一对有力的翅膀。”柴占祥称。

赵乐军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拐点已现、未来已来,唯有依靠科技创新,以智能提升功能,以科技融合传统,以新能源替代旧能源,抢抓机遇,夺得赛点,才能稳赢。武汉文旅愿意与车企合作,共同描绘车轮上的文旅新画卷。

北汽研究总院院长助理兼智能网联中心主任冯硕、车联天下融合域控规划部负责人徐西海发表主题演讲。

冯硕分享了智能化发展的几点趋势:从组合辅助驾驶向高阶智能驾驶进阶,NOA走向普及,AI大模型驱动座舱体验全面提升,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数据闭环成为必备技术。但汽车智能化还面临端到端算法优化、AI技术座舱应用、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搭建、智算平台升级等挑战。为此,北汽将以打造高安全、高舒适、高效率的智驾产品和高智能、类人交互、敏捷高效的智能座舱为目标,依托数据闭环,推出更多智能化产品。

徐西海认为,价格战对零部件供应商影响颇大,对成本、效率、功能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持续向集成化电子电气架构演进、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等巨大机遇。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满足时代发展新需求?徐西海分享了车联天下的实践经验:车联天下遵循产品跨代的平台化开发逻辑,不仅产品路线清晰,符合EEA架构趋势,也支持积木式的创新拓展;与此同时,开放合作,选用高通第四代舱驾融合方案。

智能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不断突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智能驾驶真的终将取代人工驾驶吗?在汽车观察创始人刘小勇的主持下,来自汽车智能化不同领域的多位嘉宾以正反方辩论的创新形式进行了热烈探讨。

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徐西海与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助理、中国公共安全学会理事李子月站队正方。

作为科技公司的代表,徐西海认为智能驾驶一定会取代人工驾驶,这主要是基于几方面的原因:行业及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的支持力度;算法、算力、数据等智能驾驶核心技术突破明显;车的本质就是代步工具,关于私密性、驾驶乐趣的需求会逐渐弱化,对共享性、实用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也将促使自动驾驶最终走向落地。

对于业界广泛关注的智能驾驶安全性的问题,徐西海拿电动车举例道:“十年前的电动车更不安全,但大家还都在买,电动车依然发展很快,而且渗透率越来越高。很多时候不是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以后才推,而是边走边迭代。”

作为行业机构的代表,李子月也认为,智能驾驶将完全替代人工驾驶。他以通用人工智能举例道,大模型出现之后,大家发现图灵测试之前不可逾越的障碍解决了。一旦通用人工智能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再加上智能驾驶技术可靠性的提升、功能的快速迭代以及成本的下降,智能驾驶取代人工驾驶也将不再是个大问题。

自动驾驶实现的路径,是应该一蹴而就还是循序渐进?李子月给出的建议是:从L2 逐步迭代到完全的自动驾驶,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安全风险。

冯硕与武汉达安科技副总经理张帆则共同站队反方。

作为整车企业的代表,冯硕认为,智能驾驶取代人工驾驶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怎么样去共享数据?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智能驾驶是否安全?只有把这些条件都论证清楚之后,才能实现智能驾驶对人工驾驶的替代,否则就一定是存疑的。

关于智能驾驶的发展趋势,冯硕预测,未来3~5年,L3智能驾驶将不再只是存在于受限的路段或产品,行驶的环境和边界将越来越宽。与此同时,他建议,产业链上下不要只关注单一的汽车产品,只有共同把行业做得“更活络”,形成完备的产业发展环境,才能推动智能驾驶加速向前发展。

作为智能测试机构的代表,张帆更倾向于智能驾驶会“替代”人工驾驶的大部分功能,而非是“取代”。首先,智能汽车发展的初心是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只有这四个维度达到了,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就拿安全来说,目前来看功能安全还不能完全实现,预期功能安全更是空白。其次,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创新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但人性是存在差异化的。

“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会成为智能汽车的客户?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此外,张帆还特意提到,创新有三种模式:效率创新、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这三种创新,目前为止智能汽车一个都没有实现。

观点交锋、激情碰撞,真理往往在一来一往的争论中越辩越明。环节最后,主持人刘小勇总结道,在任何一个技术领域,只有允许不确定性和争论的存在,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几位嘉宾的精彩观点为行业发展带来了灵感,也将启发从业者抓住更多的智能化发展机会。

网友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布提问!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服务条款

车务网服务条款

您只有无条件接受以下所有服务条款,才能继续申请:

1、服务条款的确认和接纳

车务网服务涉及到的车务网产品的所有权以及相关软件的知识产权归车务网所有。车务网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按照其发布的章程,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本服务条款的效力范围及于车务网的一切产品和服务,用户在享受车务网任何单项服务时,应当受本服务条款的约束。用户通过进入注册程序并点击“我接受”的按钮,即表示用户与车务网已达成协议,自愿接受本服务条款的所有内容。

当用户使用车务网各单项服务时,用户的使用行为视为其对该单项服务的服务条款以及车务网在该单项服务中发出的各类公告的同意。

2、服务简介

车务网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用户提供各项服务。用户必须:

(1)提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一个及配备上网装置。

(2)个人上网和支付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

考虑到车务网产品服务的重要性,用户同意:

(1)提供及时、详尽及准确的个人资料。

(2)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所有原始键入的资料将引用为注册资料。

另外,用户可授权车务网向第三方透露其注册资料,否则车务网不能公开用户的姓名、住址、电子邮箱、帐号。除非:

(1)用户要求车务网或授权某人通过电子邮件服务透露这些信息。

(2)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程序服务需要车务网提供用户的个人资料。

如果用户提供的资料不准确,不真实,不合法有效,车务网保留结束用户使用车务网各项服务的权利。用户在享用车务网各项服务的同时,同意接受车务网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

3、服务条款的修改

车务网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以及各单项服务的相关条款。用户在享受单项服务时,应当及时查阅了解修改的内容,并自觉遵守本服务条款以及该单项服务的相关条款。

4、服务修订

车务网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通知用户的权利。用户接受车务网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车务网不需对用户或第三方负责。

5、用户隐私制度

尊重用户个人隐私是车务网的一项基本政策。所以,作为对以上第二点个人注册资料分析的补充,车务网一定不会公开、修改或透露用户的注册资料及保存在车务网各项服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