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能源危机以后,人类对节能汽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混合动力也应运而生。20世界末,混合动力的技术路线受到各大车企重视,当年能效较为突出的是丰田和通用,两者都采用了行星齿轮组进行动力分流。
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的混动核心结构早已不局限于行星齿轮组,掌握混动技术的也不止丰田以及通用两家。来到新能源时代,这些混动技术加上大电池,摇身一变成为插电混动,它具备充电以及加油两种补能形式,能兼顾“低油耗”以及“无续航焦虑”,是目前为止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驱动形式。
而讨论到低油耗以及无续航焦虑的时候,就一定离不开一种特殊的技术路线,它就是增程式。
一直以来,有关增程式电动技术是否落后、是否应该被淘汰的话题备受业内人士争议。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Q2业绩会上表示:“往后看5年,增程式仍旧是SUV最佳解决方案。”而华为余承东也对增程式看好并指出:“目前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时间,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态度。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则表示:“增程式电动车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环保,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 长城魏牌CEO李瑞峰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多次发文表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增程式电动车是门槛较低、技术落伍的车型,并指出增程式的本质是串联式插电混动。
那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究竟谁更好呢?
先看工作模式,增程式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纯电以及串联,其中串联状态下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电再驱动车轮。因为结构限制,增程式车型的发动机无法直接驱动车轮,这就浪费了发动机的动力,而且高速巡航工况“先发电再用电驱动”的效率也没有发动机直驱高。
而插电式混动常见的驱动形式有四种,除了纯电、串联之外,因为发动机能驱动车轮,所以多了并联以及直驱两种模式。并联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动力,在高速巡航工况下直驱的综合效率也更高。
(来源:皆电)
所以从能量转换效率角度看,插电式混动比增程式电动更高效。
可能还有人说:“增程式没有结构复杂的变速箱,更可靠。”
但问题是像比亚迪DM-i、DM-p、本田i-MMD(插混版)这些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呀,所以插电式混动和“结构复杂的变速箱”其实没有必然关系,只是取决于具体技术路线的差异而已。
同意用户协议和版权声明 已有账号?马上登录 →
车务网服务条款
您只有无条件接受以下所有服务条款,才能继续申请:
1、服务条款的确认和接纳
车务网服务涉及到的车务网产品的所有权以及相关软件的知识产权归车务网所有。车务网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按照其发布的章程,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本服务条款的效力范围及于车务网的一切产品和服务,用户在享受车务网任何单项服务时,应当受本服务条款的约束。用户通过进入注册程序并点击“我接受”的按钮,即表示用户与车务网已达成协议,自愿接受本服务条款的所有内容。
当用户使用车务网各单项服务时,用户的使用行为视为其对该单项服务的服务条款以及车务网在该单项服务中发出的各类公告的同意。
2、服务简介
车务网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用户提供各项服务。用户必须:
(1)提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一个及配备上网装置。
(2)个人上网和支付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
考虑到车务网产品服务的重要性,用户同意:
(1)提供及时、详尽及准确的个人资料。
(2)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所有原始键入的资料将引用为注册资料。
另外,用户可授权车务网向第三方透露其注册资料,否则车务网不能公开用户的姓名、住址、电子邮箱、帐号。除非:
(1)用户要求车务网或授权某人通过电子邮件服务透露这些信息。
(2)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程序服务需要车务网提供用户的个人资料。
如果用户提供的资料不准确,不真实,不合法有效,车务网保留结束用户使用车务网各项服务的权利。用户在享用车务网各项服务的同时,同意接受车务网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
3、服务条款的修改
车务网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以及各单项服务的相关条款。用户在享受单项服务时,应当及时查阅了解修改的内容,并自觉遵守本服务条款以及该单项服务的相关条款。
4、服务修订
车务网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通知用户的权利。用户接受车务网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车务网不需对用户或第三方负责。
5、用户隐私制度
尊重用户个人隐私是车务网的一项基本政策。所以,作为对以上第二点个人注册资料分析的补充,车务网一定不会公开、修改或透露用户的注册资料及保存在车务网各项服务中的